边缘型人格者的爱:那些甩不开的分离焦虑与矛盾依恋

你知道那种感觉吗?就是……明明抓着一个人的手,却总觉得下一秒就要被甩开。手里出汗,心跳快得吓人,脑子里嗡嗡响。你盯着对方的脸,想从表情里抠出一点“他不会走”的证据,结果越看越慌。这种恐慌啊,它有个名字叫分离焦虑,但在边缘型人格的人身上,它像刻进骨头里的刺,轻轻一碰就疼得要命。

边缘型人格障碍,英文叫BPD。说起来……这些人啊,他们的人际关系总像坐过山车。前一秒把你捧成神仙,后一秒骂你比垃圾还不如。有个来访者跟我说过,她男朋友出门倒个垃圾没带手机,她就觉得他肯定是跑了,永远不回来了。然后她就……就开始砸东西,摔手机,最后拿刀划自己胳膊。血冒出来的时候她才冷静点。

自残这事儿吧,在BPD里太常见了,50%到80%的人都干过。疼吗?肯定是疼的,但和心里那股被抛弃的恐惧比,好像肉体疼反而能喘口气了。

边缘型人格者的爱:那些甩不开的分离焦虑与矛盾依恋

为什么会这样?可能……要从更早的时候说起。小时候啊,有些孩子得到的爱是……是碎的。妈妈今天抱你亲你说明天就冷着脸不理人。你哭,她心情好就哄你,心情不好骂你“烦人精”。这种养育方式,养出的孩子就成了矛盾型依恋。他们身上同时背着两种本能:想扑过去依赖,又恨不得一脚踹开对方。
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儿。昨天路过幼儿园,看见个小男孩死死抱着他妈的腿哭,他妈一脸尴尬地掰他手指……唉,这种场景每个BPD患者童年都演过吧?只是没人记得了。

矛盾型依恋的人谈恋爱特别……折磨人。刚开始甜得要命,消息秒回,礼物不断,天天说“你是我命中注定”。但热恋期撑不过三个月——有时候连三个月都够呛。因为他们心里那个秒表嘀嗒响,时间一到就变脸。昨天还说“宝宝我好爱你”,今天就能冷冰冰提分手。不是不爱,是怕死了。怕自己陷进去,怕你看出他依赖你,怕你觉得他廉价……干脆自己先撕破脸。

分离焦虑藏在所有行为的下面。像背景噪音那样嗡嗡响。BPD的人独处时,那种感觉……不是寂寞,是“空”。身体里像被挖了个洞,风呼呼往里灌。因为他们没发展出客体恒常性——这个词有点学术哈,说白了就是“心里留不住人”。重要的人一离开,他们脑子里留不住对方的影像,更别说靠回忆取暖了。所以必须死死抓住真人,发疯似的打电话、跟踪、威胁自杀……不是耍狠,是救命。

处理情绪对他们来说……太难了。情绪像海啸扑过来,根本挡不住。有人骂他一句,他两秒内能从平静到暴怒。更惨的是,他们分不清情绪种类。受伤当成愤怒,失望也当成愤怒,最后全变成攻击性泼出去。泼完了又后悔,跪着求对方别走……结果把别人越推越远。恶性循环就这么转起来了。

治疗……治疗是有希望的,虽然特别难。有种疗法叫DBT,教人用技巧把情绪“调低音量”。比如用冰块握手里刺激神经,或者拼命做深蹲直到累趴——用身体反应打断情绪火山爆发。但说实话,最关键的可能是……是重新体验一段关系。一段不会因为他作、他闹、他放狠话就消失的关系。

窗外的猫又在叫了……这种野猫是不是永远找不到家?

心理咨询室里经常发生一种奇迹:当BPD患者对咨询师吼“你根本不懂!你和他们一样想抛弃我!”时,如果咨询师没生气也没退缩,只是平静地说“我还在,我们继续聊聊你的恐惧”——那一刻,患者眼里会露出见鬼一样的震惊。原来真有人能接住他的恨而不报复,不逃跑。这种体验啊……就像往干裂的土里滴进一滴水。

当然,这个过程……漫长又反复。今天信任你了,明天照样骂你是骗子。但一点点地,他们开始学习:原来愤怒不会杀死人,原来被看见需求不等于被羞辱,原来“暂时离开”不是“永远消失”。

写到这里突然觉得……边缘型人格者的内心,像住着一个永远在安检口哭闹的孩子。怕妈妈过了闸机就消失,于是死死拽住她的衣角尖叫。而治疗……或者爱……真正的意义,或许是陪这个孩子坐下来,告诉他:“你看,妈妈只是去寄存行李……她回来了。瞧,她一直在。”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461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