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事,我自己能行”:亲密关系里不会撒娇的人,心里总在打一场一个人的战争

你知道吗,有的人在爱情里……就是学不会撒娇。说一句”陪陪我好不好”比搬一天砖还累。明明喉咙里堵着话,张嘴却变成”你忙吧,不用管我”。不是不想,是不能。也不敢。这种时候,身体里好像有两个人在拔河——一个想扑过去抱住对方,另一个死死拽住衣角警告:“别丢人,会被讨厌的”

我认识个姑娘,男朋友约朋友喝酒,她盯着手机屏幕把”能不能别去”打了又删。最后发出去的是”玩得开心呀~”加上那个万年不变的微笑表情。手指头冰得像刚从冰箱里掏出来。后来她跟我说,发完就把脸埋进枕头嗷嗷喊了两声,像动物挨打之后的呜咽。她说小时候问爸爸能不能买支冰淇淋,被当着全校家长的面骂”这么馋以后能有什么出息”。从此要什么东西都得先扇自己一巴掌:“你配吗?”

神经科学研究其实早发现,撒娇这个动作……它是有出厂设置的。当人撒娇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,那种快乐跟吃到糖是一样一样的。可对有些人来说,撒娇按钮早被焊死了。有个词叫”述情障碍”——不是冷漠,是情绪哑巴。心里翻江倒海,嘴上就挤得出三个字:”还行”、”随便”、”没事”。特别多男的被这个困住。从小听什么长大?”男儿有泪不轻弹”、”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”。

情绪?那玩意儿多丢份啊。久而久之连自己生气还是伤心都分不清,胃疼似的闷着钝痛。

说到胃疼,昨晚楼下烧烤摊烟味飘进我家厨房,居然闻着像高中操场边的槐花香…

这种压抑会变成身体记忆。有个丈夫每次吵架就躲车库擦车,擦得能照出人影。妻子摔门追出来,看见他正对着倒车镜背台词,嘴唇无声地开合。他说要练到语气完全平静才敢开口,怕一失控就变成他爸——那个喝醉就往墙上砸酒瓶的男人。你看,不会撒娇的人往往供着尊恐怖门神,一示弱门神就瞪眼:”找死吗?”

“没事,我自己能行”:亲密关系里不会撒娇的人,心里总在打一场一个人的战争

更麻烦的是……现代社会还在给这种困境加码。微信聊天记录里堆满”哈哈哈”和点赞大拇指,真实情绪?早被折叠进”收藏”的冷宫。研究夫妻线上沟通的论文指出,用表情包表达负面情绪的人,婚姻满意度普遍比打字抱怨的高出23%。那个龇牙笑的黄色圆脸,既是盾牌也是墙。

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”未完成的撒娇“。童年没撒出去的娇,会变成三十岁的巨婴。见过那种恋爱中突然爆炸的人吗?因为奶茶买错口味就崩溃,因为约会迟到十分钟就说分手。表面看是作,扒开里面全是干涸的撒娇欲在打滚。就像饿疯的人啃自己手指头——他分不清什么是正当需求,什么是自残式索取。

咨询师讲过个案例特别扎心。妻子总抱怨丈夫记不住结婚纪念日,后来发现她每年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焦虑。不是怕他忘记,是怕自己开口提醒时,看到他皱眉说”又要花钱”的表情。那个表情跟她初中考第二名时,妈妈把奖状揉成团扔她脸上的弧度一模一样。

有时候觉得,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游荡着多少这样的”情绪孤儿”啊……

但你知道吗?最深的孤独不是无人可撒娇,是明明被爱着,却像隔着防弹玻璃摸火焰——光看得见热,皮肤永远冰凉。有个丈夫偷偷记了妻子七百多条喜好,从咖啡加几分糖到生理期腰疼贴哪种膏药。可结婚十年没叫过一声”老婆”,开口永远是连名带姓的三个字。他说小时候放学下雨,同学妈妈搂着孩子喊”乖乖”,他冲进雨里跑得肺疼——怕慢一步,就被人发现他在羡慕

怎么打破这个死局?有个笨办法……像学外语那样学撒娇。从最小声的”要”开始练。比如把”随你”换成”选第二个行吗”,把”不用管我”替换成”你揉揉我脖子好不好”。重点不在于对方是否照做,而是你允许自己把需求摊在阳光下了。

有个男人第一次对妻子说”今天被老板骂了,要抱”时,自己先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结果妻子愣了三秒,突然咯咯笑出来:”你刚才好像企鹅宝宝啊!”

东京大学那项研究还有个意外发现——适度撒娇的人皮质醇水平比正常人低。原来释放脆弱本能降低压力激素。身体比我们更懂怎么活下去。

今天下班路上看见树杈间有个鸟窝。风那么大,它就用几根细枝颤巍巍地悬着。可窝里伸出三个毛绒脑袋,张着嘴等妈妈喂食。它们没担心树枝会断,也没怕自己叫声太难听。原来撒娇是生命最原始的信赖:我敢坠落,因知大地必承接我。

最后想起个故事。女生第N次教老爸发笑脸表情包失败后,发现他相册里存满她发过的猫咪撒娇图。每张图底下手写标注:”妞妞说开心”、”妞妞要回家吃饭”。当他某天发来歪扭的😊,她在地铁上哭花了妆。你看,撒娇的密码不在表情包库里,在有人愿为你翻译爱的方言

此刻若你正攥着说不出口的话,试着松开拳头。让掌心那道被指甲掐红的印痕——替你喊出第一声疼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4611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