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至亲在情绪风暴中沉浮,我们能做些什么——四个被血泪验证过的生存指南

家里有人得了双相障碍啊…这事儿真的,比想象中难太多了。我到现在都记得李姐跟我说的那句话:“昨天她还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,今天就能把碗砸到我脚边骂我怎么不去死。”

她说这话的时候手指头一直在抖,咖啡凉透了也没喝一口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日子,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没法懂。

第一点建议吧,可能你们听腻了,但真的得先把自己变成半个专家

不是要你去考医生执照啊,但起码得知道什么是躁期什么是郁期吧?我见过太多家属连“混合发作”都没听说过,结果孩子明明躺在床上哭说“心里烧得慌”,还被骂装病偷懒…造孽啊!那些专业书不用全啃,挑点重点的看。比如躁期发作前兆可能是突然通宵刷剧还特别嗨,或者信用卡莫名其妙被刷爆;郁期要命的是早醒后那两小时,自杀高发时段。这些知识点关键时刻能救命,真的。

对了,昨天超市看到个新款冰淇淋,包装特别像锂盐药盒子,吓我一跳…你看连买个甜筒都被提醒这病。

第二点特别反常识——别劝!

千万别说什么“想开点”“冷静下来”。你知道这话在患者耳朵里像什么吗?就像对着骨折的人喊“你站起来啊”。双相的痛苦是被生理机制绑架的,他们的情绪开关早就被病毒搞短路了。更可怕的是你越劝他控制,他越崩溃。有个丈夫在妻子躁狂砸东西时说了句“我陪你一起砸”,反而把妻子震住了。后来他跟我说:“那些碗盘是被理解感砸碎的。”

药物监督是个技术活。很多家属只知道逼着吃药,结果搞得像监狱长查房。有个数据挺吓人的,超过40%的患者会偷偷吐药,为什么?副作用像发胖、手抖都是其次,主要是吃药等于承认自己“疯了”。我认识个聪明的爸爸,他把药盒改装成盲盒机,女儿每天扭出来的药片颜色不一样,还配合什么“今日能量胶囊”的中二设定。依从性居然从30%升到90%。当然这招要配合医生啊,别乱改剂量。

当至亲在情绪风暴中沉浮,我们能做些什么——四个被血泪验证过的生存指南

危机预案必须得做,而且要趁患者平静期一起做。张姐和她老公就写了份《情绪台风应对手册》,夹在结婚相册里。躁期发作时老公有权冻结信用卡,郁期严重时要立即启动24小时陪护机制。最绝的是里面有张“免死金牌券”,写着:“此刻骂你不是真心话,病好后我要加倍疼你。”

后来她女儿哭着说:“看见卡片就知道自己还被当人看。”

跑个题…其实最扎心的是很多家属自己先垮了。王阿姨照顾儿子十年,有天突然把抗抑郁药当钙片吞了半瓶。她说:“我就想尝尝儿子每天吃的苦有多苦。”

所以你们记着啊,每周必须有个“叛逃日”。把孩子托付给可靠的人,哪怕只是去河边发两小时呆。你的命也是命!

说到陪伴尺度…哎这个最难拿捏。有个丈夫在妻子郁期时天天念正能量语录,妻子终于爆发:“你再说世界很美好我就跳楼!”

后来他改成每天默默给妻子脚底抹暖脚膏,什么废话都不说。皮肤接触比语言安全,真的。

最后说个鬼故事:双相是赶不走的房客。你可能要跟它同居几十年。但别忘了,当患者说“我想死”时潜台词是“我想活着但太痛苦了”。有个女孩在手腕留疤上纹了道彩虹,下面写“妈妈眼泪浇灌的花”。她妈现在逢人就笑:“我闺女是带着勋章打仗呢。”

配药提醒可以用音乐。有个程序员儿子给妈妈做了个App,吃药时间自动播放她年轻时最爱的邓丽君。他说:“让她记起的不是吃药,是穿花裙子跳舞的岁月。”

看,对抗疾病的核武器从来都是人性微光,不是钢铁意志啊。

对了,要是患者拒绝看医生…试试这招:挂个普通内科说查睡眠问题。很多双相患者初诊都是被失眠逼进医院的。先让白大褂镇住场子,后面再说精神科的事。

记住啊,家属的及格线是“活着”,优秀线是“还能看见他笑”。别被网上那些“我陪孩子战胜双相”的鸡汤骗了,真正的胜利是他在抑郁期还愿意让你握着脚踝,躁狂发作没把你推下楼梯。这种泥泞里的相拥,比任何奇迹都珍贵。

…厨房水管好像漏了,今天就唠到这儿吧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439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