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吧,其实挺扎心的。你看啊,那个朋友,对就是上周喝咖啡碰见的那个,她又遇到渣男了。第三次了吧?我记得清清楚楚,上次她哭得睫毛膏都糊成黑眼圈,说这次一定擦亮眼。结果呢?还是老样子。她说什么来着?“我就是吸渣体质”,是吧?这话听起来特耳熟,真的,特别耳熟。职场里也这样,有些人吧,跳槽三次,五次,每次都说老板不行同事太阴,结果新公司没多久又……唉,你懂的。
后来我就琢磨啊,你说这难道全是命不好?全是别人有问题?可能……不是吧。弗洛伊德那老头不是提过么,人会有种“强迫性重复”。啥意思呢?就是你会无意识地,把自己拽回类似的坑里。为啥要这么折腾自己?因为啊,有些伤口根本没被看见。那些小时候没被好好爱过的,长大了就总想从别人身上找爱,结果找的全是没法给爱的人。小时候被欺负惯了的,进了职场看谁都像敌人,搞得同事都躲着他走。
这感觉就像……就像你做梦老梦见同一个场景。下雪啊,迷路啊,考试忘了答题卡啊。荣格派的人讲,这是潜意识在敲门,咚咚咚,提醒你有功课没交。现实中也是,你总在同一个坎儿上栽跟头,那是因为生命在拿红色马克笔给你画重点:这门课,你挂科了。
比如亲密关系吧。你要是习惯讨好别人,就会吸引来控制狂。真的,像磁铁似的吸过来。你越退让,对方越得寸进尺。这不是你倒霉,是你心里那个洞——怕被抛弃的洞,没填上。于是你拿妥协去糊它,结果洞越糊越大。职场也是,你不敢拒绝加班,活儿就越堆越高。你越怕冲突,同事越把烂摊子推给你。表面上你在解决问题,实际上……你在复习同一道错题。
突然想到我阳台那盆仙人掌,两周没浇水居然还活着……生命真顽强啊
那怎么破这个局呢?难,确实难。
第一步得先承认:坑是我自己挖的。这话听着像自虐是吧?但真相是,当你把手指头从别人身上收回来,指向自己,反而轻松了。
为什么?因为别人你控制不了啊,但自己能。
就像认知行为治疗说的,你得先看见脑子里那些“扭曲磁带”——“我不配”、“我一定会搞砸”、“别人都在笑我”。这些鬼话播了十几年,早该按暂停键了。
然后啊,得干点反直觉的事。怕被抛弃?试着主动离开消耗你的人。对,就是那种你巴不得他给你发消息的人,你先删他。手抖着删,删完哭一场也行。但这一步迈出去,旧的剧本就被撕了页角。怕冲突?下次同事甩锅,你咽三口口水,然后说“这个我帮不了”。可能声音颤得像冬天光膀子,但你说出口了,这就是新答案。
不过吧,别指望立刻通关。功课这玩意儿……它得反复订正。就像我学游泳,呛五次水才浮起来,第十次才敢摘浮板。每一次呛水,看起来都是“重复失败”,但其实角度微妙地变了:上次慌到抓教练胳膊,这次扑腾两下自己站稳了。这种细微的不同,特别容易被忽略。
最后我想说啊,人不是机器,不能一键卸载过去。那些重复的剧情里,藏着你的恐惧,也藏着你的救赎。
当某天你突然发现:“咦,这次我没心慌?”
或者“他冷暴力我居然直接走了?”
——这一刻,补考及格的通知单,就悄悄塞进你生命邮箱里了。
配图里那人搭木板的背影,看久了还挺像你的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