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。
真的烦。
地铁挤成沙丁鱼罐头的时候烦,方案改到第八版还被推翻的时候烦,凌晨三点脑子里跑马灯似的循环白天的尴尬场面……更烦。关键是,你知道这些破事儿根本不值得消耗自己,可情绪它就像502胶水,粘上了就甩不掉。
直到有天朋友扔给我本书,名字长得拗口,《圣多纳释放法》。他说:试试,比喝酒管用。
我心想又是什么灵鸡汤吧,结果翻了两页,啧,居然真有点东西。
这方法的创始人叫莱斯特·利文森,这人挺神的。70年代那会儿,他重病缠身差点没命,医生都说没救了。结果人家躺病床上琢磨了三个月我到底是谁、痛苦打哪儿来的,愣把自己从鬼门关拽回来不说,还活蹦乱跳多干了四十年。后来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圣多纳市定居,把这套心法传给了学生海尔·多斯金,才慢慢流传开来。
核心逻辑简单得吓人:情绪本质是能量,而人天生会释放能量。就像小孩摔疼了哇哇哭,哭完爬起来该玩玩,眼泪鼻涕就是他的释放阀。可成年人呢?要么死憋,憋出内伤;要么炸毛,炸完更后悔。圣多纳法说,其实有第三条路:让情绪流过你,而不是困住你。
具体怎么做?六个黄金步骤:
第一,把自由当氧气。
问问自己:比起继续琢磨老板的脸色、伴侣的冷脸,我更想要彻彻底底的自在吗?要是答案是废话当然想,行,这步子成了。
第二,信自己能成。
不是那种打鸡血的我能行,而是像信明天太阳会升起来那样自然的笃定。
第三,掀开情绪的老底。
甭管焦虑委屈还是暴怒,剥开看全是三种欲望在蹦跶,想被认可、想控制局面、想躲进安全区。比如我熬夜加班到暴躁,表面气同事拖进度,底下藏的是方案搞砸了领导怎么看我(求认可)+进度必须按我的来(控制欲)。
第四步最简单也最难:随时随地放。
堵车放,吵架放,连开心太亢奋了也放,情绪本身没有好坏,淤住了才坏事。
操作上更粗暴,就问自己五句话:
- 现在啥感觉?(胸口发闷?手抖?)
- 能让这感觉出来遛遛吗?
- 能松手让它走不?
- 愿意松手吗?
- 啥时候放?
关键是不评判答案。问能放吗时要是蹦出个放个屁!,没事,承认它,连不想放这个念头也一并放掉。
有个比喻特到位:情绪像邻居家的狗扑你腿上撒欢,你不认领它,它自己就溜了。
我试过最玄的一次,是跟客户电话吵架。对方突然毁约,我气得指尖发麻,躲进茶水间按步骤问。问到第三轮愿意放吗,喉咙里突然涌上一股酸涩,像吞了陈年铁锈似的。等那劲儿过去,胸口居然透亮了,甚至能平静地跟对方说:我理解您的顾虑,我们聊聊Plan B?事后同事瞪着眼问我:你刚吞了镇定剂?
更震撼的是英国人Kam的故事。这老哥用圣多纳法释放了七年,2003年某天突然心智彻底静了。他说世界像场电影,自己成了观众席上捧爆米花的人,担心自责全散干净了,只剩下一股沉甸甸的静,连亲爹骂他都没法把这静打破。他还在信里唠叨:你们总说想要自由,其实更爱编痛苦故事。扎心吧?可想想刷手机熬夜时的自己,是不是暗爽着看我多惨多努力?
这方法和王阳明知行合一居然也能对上榫头。阳明先生说一念发动处便是行,起杀心那刻,恶念的能量已经伤到自己了。圣多纳法补了后半句:觉到念头时,放手就能止损。两者都信本心自足,只是圣多纳给了把更趁手的刀。
至于实操秘诀?书里那句最实在:别信我说的,自己试。当情绪像夏天暴雨砸下来时,躲是躲不掉的。不如蹲下来,看清每一滴雨的形状,任它们汇成水流,从你脚边淌过去。
放啊放的,某天你会突然发现:树还是那棵树,老板还是那个老板。
但看树的你,已经不一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