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心里堵得慌时,我靠乱涂乱画找到了出口

叶颖瑜盯着诊断书上卵巢癌四期五个字,感觉整个世界突然被按了静音。手术、化疗、呕吐、脱发……日子变成一场和死亡的拉锯战。直到某天,在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艺术疗愈室,她抓起一管蓝色颜料挤在画布上,狠狠抹开,那团纠缠的深蓝像极了她在深夜哭不出的压抑。

后来她画春夏秋冬,画旅行回忆,甚至捏陶瓷牡丹。化疗让她缺席了最后的上色课,但她捧着素白的陶花笑了:单调吗?可它清雅得像劫后余生的我自己。

两年后,她的《恩典之路》个人展在湾仔开幕,看展的人说,那些画里能听见冰层碎裂的声响。

当心里堵得慌时,我靠乱涂乱画找到了出口

你可能觉得艺术离日常很远。但当你在地铁上烦躁到想摔手机,加班后瘫在床上却睡不着,或者对孩子吼完又后悔得揪头发时,什么是艺术疗愈?它就是给情绪洪水开一道闸门:不用语言,不靠药片,让憋屈的、愤怒的、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玩意儿,顺着画笔、陶土、甚至一把扭扭棒,找到出口。

艺术疗愈从来不是玄学。1942年,英国艺术家阿德里安·希尔躺在结核病院里,发现随手涂鸦能让伤口疼得不那么嚣张。他拉着隔壁床的二战大兵们一起画,那些炸碎的肢体记忆和恐惧,居然在乱线团里慢慢松开了拳头。后来医生们才搞懂原理:当你把情绪翻译成色彩或形状,大脑里叫杏仁核的警报器就自动调低了音量。简单说,涂一张鬼画符约等于给神经做了套马杀鸡。

现在的艺术疗愈早不止画画。深圳翠宁社区的残障大哥们能把扭扭棒绕成向日葵田,笑得后槽牙都晒到太阳,据说手工重复动作能激活副交感神经,比唠叨八百遍别焦虑好使。大学生在宿舍卷疯了?曼陀罗涂色本直接塞进心理健康包。有个男生涂完全黑的同心圆后说:原来抑郁不是我的错,它只是迷路的颜料,等我把空白处涂上光。

甚至在北京石景山,一家叫释然而愈的公司让社恐人戴VR眼镜跳进数字花田踩颜料,AI根据你乱踩的轨迹生成专属情绪报告,科技愣是把疗愈玩成了科幻片。

别以为这招只对普通人管用。上海600号画廊(对,就是精神卫生中心那家)办过进食障碍主题展。女孩把巧克力画成缠绕肠胃的铁丝网,男孩用黏土捏出胀破的胃袋。看展的大妈抹眼泪:我闺女总抠喉吐饭,原来她眼里食物长这样……

艺术像座桥,让岸这边的人终于看清对岸求救的手势。

当然也有翻车现场。某美术馆曾搞疗愈画展,结果墙上挂满抽象派天价油画,观众站跟前大气不敢喘。这叫治病?明明更焦虑了!

真正的疗愈艺术根本不在乎美不美。香港艺术治疗师邓海琳的团体课上,乳腺癌患者给残缺的胸部画上发光电路板,中学生把考试压力糊成屎黄色史莱姆,重点不是多像大师,而是你敢不敢让真实崩出来撒个野。

为什么憋着不表达会要命?心理学有个经典实验:两组人写创伤经历,A组只许理性描述,B组得写下所有脏话和眼泪。结果B组免疫力指数飙升。艺术疗愈干的事差不多,把我没事翻译成去他的,把好累啊捏成歪脖子陶偶。

杭州师大老师发现,孩子上课走神打架?塞给他彩泥随便摔。等熊孩子把愤怒捏成带刺的情绪怪兽,居然主动和怪兽聊起天:原来你怕孤单啊?

未来的疗愈会更野。同济大学正研究用舞动治疗帮程序员治颈椎病,小区广场舞可能升级成肢体情绪释放工作坊;新疆大学团队教牧民用羊毛毡戳出沙暴记忆,卖工艺品顺便治好了牧民失眠;连医院骨科都引入击鼓康复法,打节奏时手部肌肉规律收缩,比死磕复健器材轻松三倍。

所以下次心里堵得慌时,别硬扛。拆个快递盒涂成愤怒的红色,把便当摆成大笑表情发朋友圈,跟着广场舞神曲瞎扭到邻居报警(不是)。

记住叶颖瑜展厅墙上那句话:您我何异?我们都在无常里泅渡,而艺术是救生圈,也是信号弹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4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