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批评来敲门:心理咨询师的真实坦白

我拿到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那天,觉得自己穿上了无形的铠甲。整整三年,我啃完了《行为治疗原理》,背熟了马斯洛需求层次,甚至能闭眼画出一张认知行为疗法的流程图。我以为这套铠甲能挡住所有射向我的箭,尤其是那些带着刺的批评。直到实习期的第一次个案督导会,导师当着整个小组的面说:你刚才的回应,像在给教科书配音。

那支箭精准地扎进了我的铠甲缝隙。

后来我才懂,学心理学和不怕批评之间,隔着一片名为人性的深海。书本教我区分批评的类别:善意的叫矫正性反馈,恶意的算情绪宣泄,还有种不上不下的叫为反对而反对。可当来访者皱着眉头说你根本不懂我时,我的胃还是会缩成一团。原来知识能武装大脑,却武装不了凌晨三点复盘对话时发烫的耳根。

有个总被上司贬低的来访者问我:老师,您会被批评影响吗?

我差点脱口而出我有专业防御。

但看着他眼角的细纹,我改了答案:昨天我丈夫说我煮的汤太咸,我偷偷倒掉了整锅。

他笑出声的刹那,诊室里的某种紧绷感突然融化。原来坦然不是刀枪不入,而是敢把裂缝变成窗口

当批评来敲门:心理咨询师的真实坦白

心理学确实给了我一套解码器。当母亲指责我冷血只因没接她每日电话时,我能看到背后摇晃的安全需求;当同行阴阳理论派果然不食人间烟火时,我知道那是他项目受挫后的投射。可解码完毕,心口残留的闷痛不会立刻消失。就像明白暴雨成因不等于能无视浑身湿透的冰凉。

最痛的领悟来自一位重度抑郁的青少年。在我第三次用共情技术重复他的感受时,他突然抓起纸巾盒砸向地毯:别学我说话!我要真实的你!

那次督导我哭得像个新手。导师却微笑:恭喜,他终于信你了,只有信你的人,才敢对你怒吼。

原来某些批评竟是暗藏的礼物,裹着荆棘纸的信任宣言。

这行干久了,发现同行们都藏着秘密应对锦囊。有人在个案记录本最后一页写骂过我的人;有人把恶意差评截图打印,在旁边画鬼脸;还有个师姐每次挨骂就去吃超辣火锅,说让物理疼痛覆盖精神疼痛。而我的秘诀是泡茶,在等水沸的九十秒里练习暂停呼吸,默念三遍:批评是他们的故事,情绪是我的功课

上个月同学聚会,当初一起考证的琳达醉醺醺搂住我:知道为啥转行吗?每次来访皱眉我都像考试挂科!

她最终去做了园艺师:植物不会说话,但枯叶子从不会让我自卑。

我捏捏她的手,想起自己诊室那盆蝴蝶兰。上周它突然萎蔫,我慌忙查资料调光照,如今已冒出三枚新苞。你看,沉默的的生命要救,吵闹的生命也要救。

最近给新人培训时,我总在课件末页放张防弹背心使用说明:

1、区分箭的种类,带解决方案的批评是良药,纯粹人格侮辱可屏蔽。

2、检查中箭部位,疼得特别厉害处,往往藏着你的旧伤。

3、留个透气孔,找位能说那混蛋太过分了的督导,比背十本伦理守则管用。

4、别忘了你也有箭筒,当对方越界时,温柔而坚定地说请停下才是专业。

结业那天有个女孩问我终极问题:老师,最后会麻木吗?

我端起凉透的茶喝了一口:你会习惯雨声,但永远会为彩虹心跳,前提是,你还允许自己感知潮湿。

诊室窗外又开始下雨。水痕在玻璃上蜿蜒而下,像谁未说尽的眼泪。我抚摸证书边缘微微翘起的金箔,听见十四岁的自己在日记里写:要是变成厉害的大人,就不怕被骂了吧。

如今真想穿越回去,塞给那孩子一包种子:喂,你将来会种出一座森林。但被踩痛的脚趾,永远会痛啊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5627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