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越诉苦越焦虑?活该!能量回收术专治皮肤被蚊子咬烂的人生

最近发觉个邪门事:明明很想倾诉发泄,却越倾诉越憋屈,越抱怨越慌乱,那种沉甸甸的无名焦虑,竟丝毫不曾离开。

跟闺蜜哭诉一小时,放下电话胸口还是闷得像堵了口湿棉花;朋友圈发条长长的委屈文案,手指戳完发送键,心反而悬得更高了。奇怪得很,明明想清空坏情绪,怎么倒像在蓄水池底下又悄悄凿开了个洞?那股疲惫感,竟是被自己亲手喂养得更壮实了?水好像总往低处流,能量也是吗?不对不对,这想法太玄虚了。

上周五下班,那股熟悉的烦躁又来了。又虚又沉坠在胃里。这次我竟没忍住,逮住隔壁工位的同事小王就开始倒苦水。无非是项目进度慢、领导催得紧、自己又犯拖延症那点破事儿。我絮絮叨叨说了好久好久……可说完抬头,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
小王眼神里的疲惫竟比我刚才还深重。不是同情,更像某种无声的负担转移。我那些“诉苦”的言语,不但没卸下自己的担子,反而像黏糊糊的泥巴甩到了对方身上,原来抱怨真的会传染,甚至加倍返还。我自己的焦虑没消解半分,倒让她也跟着眉头拧成了疙瘩。真的,说话也会耗费力气,只是当时不明白。

你越诉苦越焦虑?活该!能量回收术专治皮肤被蚊子咬烂的人生

那天晚上回家,那熟悉的、无名无姓的焦虑又来了。像只讨厌的蚊子飞来飞去,在你皮肤表层之下隐隐躁动着,痒得你心神不宁,非要伸手去挠才罢休,哪怕明知越挠越糟,直到破皮渗血。

这种时候倾诉欲特别强,像心里那锅焦虑的沸水,蒸汽顶得锅盖噗噗响,必须找个缝儿喷出去。半夜实在憋不住,摸过手机,戳开一个头像备注是“树洞”的朋友,手指头不听使唤似的,噼里啪啦敲字:

“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……”

“真的好累啊,不知道在忙什么……”

或者干脆按住话筒,一条接一条的60秒语音方阵甩过去,也不知道对方听没听,反正听筒这头,自己倒先哭了个稀里哗啦,手机屏都擦湿了。

结果呢?屏幕暗下去那一刻,世界更空了。短暂的“倒出去”的错觉过去后,身体里好像更空了。那种疲惫甚至比倾诉之前更深、更沉。好像刚才那番折腾,倒把我最后一点力气也给耗尽了。自己想想都忍不住摇头:唉,真是活该!

后来才咂摸出点味儿来:我们向外倾倒垃圾情绪的冲动,本质上是种徒劳的本能反应。你把内在的焦虑、委屈、愤怒,一股脑倾泻出去,表面看是卸载。可这行为本身,恰恰在反向强化你的焦虑,你在不停对自己宣告:“看呐,我多惨,这问题多严重!”

每一次向外诉说,都是在给“焦虑”这个念头盖上新的印章,让它在你脑子里刻痕更深。

更糟的是,你潜意识里总隐隐期盼着听众给点“特效药”:一句醍醐灌顶的点拨,一个能立刻扭转乾坤的金点子。这种隐秘期盼落空时,那种“果然没人懂我”,“这问题无解”的念头立刻冒出来,成了焦虑新的燃料。每一次倾诉都像在给自己挖坑,越挖越深,坑壁还不断往下坍塌。

这反复倾诉的过程,本质是无谓的能量流失啊!你那本来就不富裕的心力,专注力,行动力,全被这场旷日持久的“诉苦大会”消耗掉了。就像拿着个漏电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,你这边拼命倒苦水想“充电”,那边能量早就滋滋啦啦漏了一地。漏掉的能量,恰恰是你最需要用来克服焦虑、真正解决问题的“本钱”。这买卖做得亏不亏?简直血亏!

有效清理的第一步反而是:闭嘴。

立刻停止向外倾倒的无效动作。这比说起来难太多了!

你得有意识摁住那股喷薄的冲动。难受?那就难受一会儿。焦虑?那就看着它焦虑。像对待一个不讲理哭闹的孩子,冷处理反而比哄劝更有效。有时觉得,舌头好像自己也长了脑子,总想自作主张。闭上眼睛,深呼吸,让那股想冲口而出的语言洪流暂时被堤坝拦截。安静下来,那种被焦虑蚊子咬出来的痒劲儿,反而会自己慢慢消退一点点。哪怕只有一点点,也是好迹象。

第二步,生硬地切断思维反刍。

意识到自己又在脑子里反复咀嚼那些破烂事儿的时候,立刻!马上!强行打断!把自己拽出来!具体怎么做?简单粗暴最有效:站起来走两步,去倒杯水,冷水泼脸上,甚至用力掐自己胳膊一把也行(别太狠)。或者干脆掏出手机,刷几个无脑沙雕视频也行啊!让大脑被迫切换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轨道上。听首歌也行啊,歌词完全听不懂的那种外语歌最好。反正宗旨就一个:别待在你焦虑的那个“坑”里继续打转了!

第三步,实在憋得慌,写下来,但别公开。

找个绝对私密的树洞(比如手机自带备忘录),打开空白页,想到什么写什么,文法错别字逻辑?统统不用管!把你心里翻江倒海那点破事、委屈、愤怒、恐惧,毫无保留地倾泻在纸上(屏幕上)。写的时候可能会哭,那就哭;写完了可能觉得羞耻,那就删掉。这个过程,就是把脑子里搅成一团乱麻的情绪,一点点梳理、外化的过程。写完了,郁结在胸口的闷气,常常就神奇地松动一大块。

当我开始有意识回收能量,学会沉默,中断反刍,私密书写,变化悄然发生。那个庞大的、无形的焦虑阴影,似乎被什么力量逐步切割瓦解。

以前下班回家瘫沙发上刷手机,脑子里全是白天受的气、明天要面对的烦。现在?能集中精神看完半集剧了;周末被临时工作消息打断,搁以前能气得胃疼半天,现在嘟囔两句,转头居然还能哼着歌把剩下半碗面嗦完;那些曾让我恐慌的“未来怎么办”的空旷问题,似乎不再具有碾压性的力量了。原来真实的力量感,不需要依赖他人的耳朵来确认;它只在你停止泄洪、开始向内筑坝时悄然滋生。

焦虑其实像个顽固的蚊子包。你越在意它,越忍不住去挠、去掐、甚至找旁人哭诉它有多痒多烦人,结果往往是,包没消,反而被你折腾得红肿破皮,痛痒交加,久久不愈。

真正让它平复的恰恰是“冷处理”。收回你企图抓挠的手,摁住你总想找人抱怨的嘴,无视它在意识边缘嗡嗡作响的骚扰。把那份总想向外诉苦、企图寻求外界解药的巨大能量,一点一点,笨拙却坚定地,回收到自己体内。当能量不外泄,开始在内部循环流转,你终会发现,支撑自己稳稳站立的力量,一直都在你里面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4278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