嗓子里默念三天,我的“有毒”心态被净化了

那天早晨又被堵在了高架桥上,喇叭声像是无数根锈钉子钻进我的耳朵。手机导航上代表我的那个小箭头,有气无力地趴着,像极了我此刻的心情,被这停滞的日常死死按住了喉咙。电台里主持人聒噪的笑话尖锐刺耳,下一秒就被我粗暴地切断了。烦躁像烧开的水,气泡顶得胸腔闷痛。为什么?为什么别人看着都挺平静?这日子,怎么就把我熬成了这副随时要炸开的鬼样子?

直到周五晚上,事情被一件小事点着了。我不过是催了室友一句“垃圾再不倒真要长蘑菇了”,语气大概重了点?她那眼神唰地就冷了下来,像刀片一样刮过我:“你最近吃枪药了?”

这句话真的,像盆冰水,把我浇透了。一个人闷在房间里,那点刚窜起来的无名火被一种更深沉的沮丧取代。一种奇怪的空洞感突然被感知到。我这到底是怎么了?烦躁像是焊在了我的骨头上,甩都甩不掉。

那个周末,简直是一片狼藉的废墟场。心里憋闷得实在难受,随手抓起手机胡乱翻着。手指在一个心理学分享页面停下了。里头提到个小法子:“情绪上头时,试着在嗓子眼儿里默念一句简单的积极短语……像个小咒语那样,别出声,就自己跟自己念叨……”

说实话,当时我觉得这玩意儿有点玄乎,近乎可笑。就靠默念?能把心里那头暴怒的狮子安抚下去?一个相当微小的尝试在不抱希望的情形下被开启了

行吧,死马当活马医,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。反正堵车时闲着也是闲着,试试又不花钱。

嗓子里默念三天,我的“有毒”心态被净化了

周一早上,熟悉的早高峰地狱重现。前方的车流再次凝固,那个熟悉的烦躁感猛地顶上来,像一团滚烫的岩浆堵在胸口要喷发。就在这时,那几段话不知怎么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了。我深吸一口气,试着在心底、在喉咙深处,无声地对自己念叨:“放松…放松点…没事的…”一遍,又一遍,笨拙地重复着。内心那股汹涌的灼热竟似乎被这无声的细流悄然降温了。胸口那块硬邦邦的石头,真的,好像被这种重复的、单调的默念动作,轻轻地、轻轻地磨掉了一层坚硬的边角。堵车的焦虑还在,但不再是能把人吞噬的怪兽了。有点不可思议,又有点好笑,我像个对着自己念紧箍咒的唐僧。

周二碰上个糟心事。花了大半天搞出来的方案,被领导皱着眉挑剔了几个地方,语气硬邦邦的。搁以前,我估计立刻就能感觉到血往脸上涌,整个人像充气的河豚,随时准备尖酸地怼回去。就在那股熟悉的怒意“噌”地窜起来的关口,嗓子眼里的默念又被下意识地启动了。“别急…别急…看看再说…”

这句无声的咒语,又一次在喉咙里微弱地、固执地滚动起来。神奇的是,当我试图在心底重复这简单的句子时,像是有只无形的手伸进了沸腾的情绪汤锅里,轻轻搅动了几下,表面的泡沫竟真的消下去不少。虽然领导的挑剔听着还是刺耳,但至少,我居然能用一种奇怪的方式,把自己从那个爆炸点上往后拽了半步。能相对平静地去问清楚他纠结的点在哪里,而不是立刻上演掀桌戏码。这在以前绝对是天方夜谭。这种变化,微小,但确实被我感知到了,像在狂风暴雨里,第一次摸到了船船舵的边。

第三天,就是昨天。临下班,隔壁同事小李磨磨蹭蹭来找我,一张口就知道没好事。“那个……姐,你看我这个报告……”

他挠着头,语气黏黏糊糊,眼神躲闪着,“能再帮我顺一遍逻辑吗?实在搞不定了……”

时间显示:五点四十五分,离我计划的下班打卡时间仅剩下十五分钟。眼前仿佛已经看到心爱的薯条在快餐店向我招手,却要被这突如其来的“帮忙请求”无情截胡。一股熟悉的、被侵占时间的恼火感瞬间冲上头。

按照旧剧本,我大概会不耐烦地皱眉,语气僵硬地说“明天吧,我这马上要走”,或者敷衍了事地划拉几下,带着显而易见的情绪标签甩回去。就在那点火星子快要迸出来的刹那,

嗓子眼深处,那个练习了才两天半的小小习惯,像一粒被设定好的种子,自动发芽了。

“稳住…稳住…三分钟…就三分钟…”

无声的念叨在喉咙里滚过,一遍,又一遍。奇怪的事情发生了:那句诅咒般的抱怨被反复的默念无声地消解了。我看着小李局促又充满期待的脸,突然意识到,帮他看看确实花不了太多时间,何必为了这点小事把自己和他都弄得不愉快?最终脱口而出的话,连我自己都感到一丝陌生:“行吧,哪块儿特别卡?我看看能不能快速捋一下。不过得快点啊,有点赶时间。”语气居然还算平和!

他立刻松了口气,脸上绽放出感激的笑。那点被侵占时间的郁闷,在他感激的笑容面前,竟然显得……有点不值一提了?问题很快搞定了。当我快步走出公司大门时,夕阳的金光刚好洒在街道上。深深吸了一口傍晚的空气,里面似乎有自由的味道。一种细微但清晰的掌控感,前所未有地在心底升起,不是对时间的掌控,是对自己反应的控制权!原来憋着不说“不”,也能让事情变得不那么糟糕?一种意外的轻松被体验到了

三天,仅仅三天。只是重复地在嗓子眼儿里默念几句最简单不过的话。我自己都觉得荒谬,这能改变什么?心态的锈蚀竟然真能被如此微薄的意念撬动。那点默念,像个随身携带的、极其简易的情绪过滤器。当烦躁、怒火、委屈这些滚烫的“毒素”本能地涌上来,试图烧毁我的理智防线时,这点无声的念叨,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缓冲带。它不一定能立刻扑灭所有火焰,但它神奇地给了我零点几秒到几秒的宝贵间隙,让我有机会喘口气,让我能看清情绪的本来面目,原来它们大部分时候,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。

这改变远非翻天覆地。我还是会因为地铁挤不上而皱眉,还是会为工作难题感到焦虑。然而,不同之处在于:当那些尖锐的负能量再次试图将我刺穿时,一层无形的、柔软的缓冲层被意外地构建出来了。那些曾经能轻易将我点燃引爆的瞬间,现在好像被默念这个动作轻轻地、不着痕迹地……摁下了暂停键?或者至少,是调低了音量键?情绪的毒刺仿佛钝化了。生活依旧一堆鸡毛蒜皮,但至少,我不再是那个一点就着、最终灼伤自己也燎着别人的火药桶了。

推开快餐店的门,那包薯条果然已经安静地躺在桌上了,旁边还有一小盒鲜艳的番茄酱。它们被等待得有点久,薯条边缘微微软塌,失去了刚出锅时那种令人心动的酥脆。要是以前,看到这副景象,我肯定又会心头火起,埋怨小李耽搁了我的时间,连带对这包薯条都要心生怨怼。

但此刻,我只是平静地坐下,拿起一根薯条,蘸上番茄酱。

薯条的温度有点流失了,但番茄酱酸甜的滋味在舌尖弥漫开,依旧鲜明而真实。原来,最平凡的食物里,也藏着未被焦躁污染的本真滋味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4281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