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失眠了。凌晨三点瞪着天花板,白天那个让人火冒三丈的同事那张脸,还有银行卡余额短信,像坏掉的弹幕一样在脑子里循环。深呼吸没用,数羊像在自欺欺人,你甚至试过枕头下放水晶。烦躁翻个身,心里那个声音又冒出来:“怎么搞的?清理清理,清你个头,一点用都没有!”
这感觉,熟不熟悉?我太理解了。
以前的我,跟零极限这套法子磕磕绊绊相处了好一阵子,像个虔诚的小学生,嘴里念念有词“对不起,请原谅,谢谢你,我爱你”,跟念通关密码似的,就指望“啪”一声,世界清静,烦恼消散。结果呢?念到口干舌燥,心里那团乱麻纹丝不动,堵得更慌了。挫败感像条冰冷的蛇缠上来,忍不住怀疑自己:“是我念得不够多?心不够诚?还是这玩意儿根本就是忽悠人的?”
直到我撞上了那个关键启示,原来我一直像个瞎子,对着空气挥舞扫把,却压根看不见脚下那个真正握着清理钥匙的小人儿:我的内在小孩。那天在咨询室,看着对面那位女士疲惫又困惑的脸,她一遍遍机械地重复四句话,眼神却一片茫然空洞。
我轻轻打断她:“试试看,先别念了…闭上眼睛,这会儿心里头什么感觉?能形容一下吗?”
她沉默了好久,眼泪毫无预兆地滚下来,哽咽着挤出几个字:“…好累,好委屈…像被丢在雨里没人管…”
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,我们嘴里念着“我爱你”,心里那个蜷缩在角落、淋得湿透的小孩,却根本没感受到一丝暖意。我们清理的对象,不是空中楼阁的概念,恰恰是那个被遗忘很久、承载着所有情绪记忆的内在小孩。
清理,不是对着虚无念咒,而是蹲下来,牵起那个受伤小孩的手。真正的零极限清理,是和心里那个小小的你,并肩作战的过程。
第一步,先停下。原地不动。
别急着抓起那四句话当冲锋号。当熟悉的焦虑、愤怒或者莫名的悲伤像潮水涌上来时,硬要念“谢谢你”?那感觉就像在别人伤口上撒盐。
试试这个:深深吸一口气,慢慢呼出来,把注意力轻轻拉回到身体上。脚底板踩着地的感觉?屁股挨着椅子的支撑?肩颈是不是又绷得死紧?就只是在这里,感觉这个紧绷、沉重、或者发颤的身体。
对自己说一句大实话:“哦,烦心事又来了。”,“嗯,这股火又蹿上来了。”
承认它在,看见它,而不是急着把它轰走。这停顿,是给内在小孩一个信号:我看到了,我在这里陪你。
第二步,不是命令,是邀请你的小孩一起干。
别把他当清理工具人!想象一下,你心里那个小小的自己此刻可能正缩在哪个角落?是害怕地躲在门后?还是气鼓鼓地抱着胳膊坐在台阶上?
试着在心里跟他打个招呼:“嘿,小家伙,又碰到这事了,咱俩一起弄弄?”
这个邀请的姿态特别重要。接着问问内在小孩:“今天这事,你觉得从哪儿开始清理比较好?是那个冲我吼的老板让你想起谁了?还是钱包空了让你想起小时候那种害怕?”
把选择权交给他。他可能不会立刻给你清晰的答案,也许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,或者突然蹦出来某个陈年旧事的画面,这就是信号!顺着这个感觉或画面去念四句话,力道完全不同。
念的时候,默默想着:“对不起啊,以前让你这么害怕,请原谅我没照顾好你,谢谢你一直提醒我,我爱你。”
这四句话,是说给那个受伤的小孩听的。
第三步,清理后,听听小孩的声音。
别念完就跑了!就像你跟好朋友一起做完一件麻烦事,总得聊聊感受吧?问问内在小孩:“刚才那样清理一下,现在心里松快点儿没?还是哪里还堵着?”
安静下来等等他的回应。可能是胸口没那么闷了,也可能是脑子里那个尖锐的声音变小了。也可能是…身体某个地方突然感觉明显了?比如左边肩膀一阵酸?或者胃里咕噜了一下?别忽略这些!这些都是内在小孩在用自己的语言跟你沟通。
经验告诉我,身体的不适感,往往是内在小孩长期压抑情绪的老据点。这时可以把手轻轻放在那个不舒服的地方,继续默念四句话,把清理的能量直接带到那里:“对不起,让你一直替我扛着这些,请原谅我忽略了你的难受,谢谢你在提醒我,我爱你。”
这会让清理直接作用于储存情绪的身体层面。
第四步,最容易被跳过,却最滋养灵魂:谢谢你的小孩。
清理告一段落,别忘了拍拍内在小孩的头(哪怕只是在想象里):“谢啦伙计,今天又帮我个大忙!”或者说:“刚才那股难受劲儿过去了,轻松多了对吧?多亏有你一起使劲儿。”
这个简单的认可,在告诉内在小孩:你是重要的搭档,不是包袱。长期被看见、被感谢的内在小孩,会越来越乐意合作,清理也会变得越来越顺畅自然。
我办公室冰箱上贴着一张皱巴巴的小纸条,上面用彩色笔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,下面写着“你说我是好帮手!”。那是一次深度清理后,我内在小孩传递给我的强烈喜悦感,我随手把它记录下来贴在冰箱上。现在每次清理前,我都会习惯性地看看那张笑脸纸条,提醒自己: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这法子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需要点耐心,尤其是刚开始和内在小孩重建联系那会儿。有位来访者,特别容易在工作中被上司的批评瞬间点燃,暴怒到无法控制。
起初他念四句话像灭火,越念越急。引导他回到那个被上司一句话戳痛的瞬间,他沉默了很久,突然说:“像小时候…我爸把考卷摔我脸上…”
那一刻,他真正联结到了那个屈辱又愤怒的孩子。后来他告诉我,现在再被上司批评,心里还是会“腾”地一下,但他会立刻在心里对那个小孩说:“嘿,老伙计,我爸那事又让你难受了是吧?咱不理他,来,一起念念…”
神奇的是,那股毁灭性的怒火,竟然真的能一点点平息下去。
下一次,当熟悉的焦虑、愤怒或者委屈再次袭来,而你手里的清理“咒语”似乎又失灵时,别急着责怪自己或者方法没用。停下那些空洞的重复,试着转身,向你内心那片隐秘的角落温柔地伸出手,那个被遗忘的孩子,一直捧着清理的钥匙等着被你看见。
真正的平静不是驱逐了内心的风雨,而是学会了在风暴中拥抱那个淋湿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