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姐上周在菜市场跟人吵了一架,就因为两毛钱的香菜。回家路上她自己都懵:以前砍价顶多笑笑走人,现在怎么一点就炸?
其实她这种情况我见多了,40岁左右的女人情绪突然不稳,真不全是更年期闹的。
先说个实在的。
去年体检,李姐查出甲状腺结节。医生轻飘飘说定期复查就行,可没人告诉她甲减会让人莫名烦躁。后来她总为小事发火,老公以为她故意找茬,直到复查发现激素水平掉到临界值。吃上优甲乐两周,家里火药味少了一半。所以情绪突变先查甲状腺,这玩意儿就像身体里的油门刹车,它乱了你整个人都不对劲。
睡眠质量断崖式下跌也是隐形推手。
王芳跟我吐槽,年轻时熬夜追剧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,现在娃睡了想刷会儿手机,明明眼睛酸得流泪却死活睡不着。深睡眠时间不足,大脑清理废物的效率变低,相当于手机后台程序越堆越多,能不卡吗?她后来把睡前刷手机改成泡脚听评书,虽然还是醒得早,至少白天不会看谁都想呲两句。
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,缺镁。
张阿姨总说心里像揣着只兔子,喝多少静心口服液都没用。后来营养科医生让她多吃南瓜籽和黑巧,两周后手不抖了。镁元素管着神经放松,40岁以后吸收能力下降,加上饮食太精细,很容易不够用。当然别乱补,先查血镁水平再说。
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压着多少闷气。
刘姐当主管八年,去年公司空降个95后当她上司。她嘴上说年轻人有冲劲挺好,回家却把衣柜收拾了五遍,这种重复性动作其实是焦虑的外露。这个年纪在单位装大度,在婆家装贤惠,给孩子装坚强,总得有个出口泄压。后来她每周三下班直接去画室泼颜料,画得再丑也不给人看,但撕掉时特别痛快。
经济压力才是最沉的担子。
老同学燕子老公厂子裁员后,她偷偷接了代账的活。有回超市收银多扫了件商品,她当场较真查监控,其实差价就九块八。后来她跟我说,当时憋着股劲怕被人当软柿子捏,其实怕的是家里存款撑不过三个月。40岁的女人往往是全家财务安全网,绷得太紧难免敏感。
最后说说激素波动。
更年期前期激素不是匀速下降的,而是过山车式起伏。吴医生打个比方:就像手机电量从30%突然跳到5%,身体以为要关机了当然会报警。这时候潮热出汗不规律,但情绪波动往往更早出现。有个实用建议,随身带小本子记触发点,如果发现对咖啡因或酒精反应变大,就先忌口试试。
情绪没有无缘无故的突变,只有还没被发现的原因。40岁就像汽车开到五万公里,该换的油液得换,该紧的螺丝得紧。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,先做减法:减掉熬夜、减掉硬扛、减掉“我必须怎样”的念头。记住啊,会闹情绪的身体才是活生生的身体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