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心里住着的那个孩子,他/她还好吗?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,明明是个成熟的大人了,可遇到某些事瞬间就破防:被否定时浑身发抖,像挨骂的小学生;争吵时突然说不出话,只剩眼泪往下掉;或是拼命讨好别人,就怕对方不高兴……这些失控反应的幕后导演,可能不是你现在的自己,而是藏在心底的某个小人儿。内在小孩是什么意思?简单说,就是童年那个未被好好爱过的你,一直住在今天的你心里。

一、那个被锁在过去的小孩

想象一头成年大象被细铁链拴住的故事。它小时候拼尽全力也挣脱不了铁链,长大后力气足以掀翻卡车,却再也不敢尝试,因为它心里住着的,始终是当年那头绝望的小象。

人何尝不是如此?内在小孩正是心理学大师荣格提出的概念:无论我们长到几岁,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固着在创伤时刻的小孩。他可能是5岁时被父母忽视的你,7岁时被嘲笑笨的你,或是10岁时被迫懂事的你。这些伤痛像未愈合的伤口,悄悄操控着成年后的生活:

明明能力很强,却总觉得自己不配成功;

渴望亲密关系,一靠近又忍不住把人推开;

情绪说来就来,像不定时炸弹炸懵自己和旁人…

这些想不通的行为背后,常是内在小孩在尖叫:快看我!我好难过!

你心里住着的那个孩子,他/她还好吗?

二、认出你心里的五种小孩

心理师许皓宜把内在小孩分成五类,看看你心里住着谁?

神奇小孩总在热血沸腾时冒头,比如和挚友聊梦想两眼放光,仿佛无所不能;

孤独小孩让你在人群中突然抽离:他们都不懂我;

贫穷小孩永远在比较:别人有的我为什么没有?;

创伤小孩缩在角落哭泣,反复咀嚼陈年旧伤;

永恒小孩最让人头疼,遇事就想躲,巴不得有人替自己扛下所有…

这些分身不是你的错。童年时,一颗糖的甜可能盖过委屈,一句不准哭就逼我们咽下眼泪。那些没被安抚的情绪、没被满足的需求,最终都变成了内在小孩的养料。

三、为什么一定要疗愈TA?

朋友小薇的故事让我心碎。她工作拼命到住院,医生问她:这么累图什么?她脱口而出:怕穷怕被人嫌。

原来她7岁时,父母总说:家里钱紧,你别乱花钱。

这话烙在她心里,长成了贫穷小孩,即使年薪百万,她依然恐慌地囤积物资,透支身体换业绩。

心理学发现:内在小孩受伤越深,越容易在成年后重复痛苦模式。明明讨厌父母的控制,却对孩子说出同样的话;发誓不找暴躁伴侣,又栽进相似的关系…

因为我们潜意识总想改写童年,结果掉进同一个坑里。

更扎心的是,内在小孩的伤会代代相传。有位妈妈总凶哭闹的儿子,直到心理咨询中她才看见,儿子蜷缩哭喊的样子,分明像极了当年被父亲关小黑屋的自己。那个恐惧的3岁小孩一直住在她心里,如今又伤了自己的孩子。

四、三步把小孩抱回怀里

疗愈内在小孩不需要专业工具,但需要你拿出对婴儿的耐心。

试试这三步:

第一步:找到TA藏在哪里

留意那些过度反应的瞬间。比如老板语气稍重你就失眠整晚,可能触发了童年被严厉斥责的记忆。把手放在胸口,轻轻问:现在的感受让我想起几岁的自己?答案或许突然浮现,是缩在门后偷看父母吵架的5岁?还是考砸了不敢回家的8岁?

第二步:像哄宝宝一样对话

别一上来就说别哭了,那和当年忽视你的人有什么区别?先深呼吸,在内心对那个小孩说:我看见你了,你很难过对吗?

有位学员总在冲突时僵住,后来她每天对内在小孩说:害怕就躲我身后吧,现在换我保护你了。

半年后她第一次在会议上据理力争。

第三步:给TA当年渴求的爱

童年最缺什么,现在就补偿什么。

缺肯定?每天夸自己:你今天做得超棒!

缺安全感?买盏小夜灯:别怕黑,我陪你呢。

缺玩耍?周末就去荡秋千、捏彩泥!

有个女孩给内在小孩写了100封情书:小时候你说想学钢琴却被骂浪费钱,今天我报了成人班!你喜欢的蓝裙子我买下了,你值得一切美好…写到第30封时,她抑郁十年的药量减半了。

五、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

想说个温暖真相:内在小孩虽然脆弱,却也藏着宝藏。那个会为晚霞惊叹的神奇小孩,让你在庸碌中不忘诗意;那个孤独小孩培养了你深度思考的能力。疗愈不是消灭他们,而是让每个分身都被爱照亮。

一位来访者的话让我泪目:38岁生日那天,我牵着童年的自己去游乐园。她坐旋转木马时,我突然明白,原来我一生最需要的,是当自己的妈妈。

此刻如果你觉得心里发酸,或许是有个小孩正在苏醒。别怕,轻轻把手放在胸口,对TA说:

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…

从今天起,你的眼泪由我擦干,你的梦想由我守护。

我们终于重逢了。

你心里那个小孩,正在等你说这句话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34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