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抱怨到谢谢,我的“36万遍感恩”实验手记

朋友在电话里咬牙切齿:“这破地铁,挤得像沙丁鱼罐头!刚才一个男的还踩了我的新鞋,连句对不起都没有!这城市真不是人待的!”

我握着手机,下意识地准备点头附和,嘴里却溜出一句:“是啊,但至少还有空调吹着,外面都38度了。”

说完我自己都愣了一下。搁在一年前,我肯定比她骂得更狠、更毒、更花样百出。抱怨,曾是我面对世界的唯一姿态。空气太差,工作太累,人心太坏,甚至路边一朵花蔫了,都像在针对我——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了我一张巨额的道歉条。

真的,我的抱怨清单可以绕地球一圈半。老板凌晨发来的语音指令,我恨不能录下来当闹钟,那声音尖得像指甲划过黑板;楼下凌晨三点还开着的烧烤摊,油烟混着酒气直冲我窗缝里钻,连梦里都是孜然味儿;更别说那些永远在超市收银台前慢吞吞数硬币的老人,还有地铁上永远把手机音量开到最大的外放党。我的胸腔里仿佛塞满了火药,随便一点小事就是火星,噼里啪啦炸得自己体无完肤。

失眠成了常态,躺在床上像煎咸鱼,翻来覆去地咀嚼白天的憋屈,越想越气,越气越睡不着。医生说神经衰弱,开了药,白色的药片吞下去,只换来一种迟钝的麻木。镜子里的脸越来越阴沉,嘴角向下耷拉着,挂两个浓重的黑眼圈,连自己都嫌弃——那些愤怒的毒汁,其实没有一滴能泼到别人身上,它们日复一日,只在我自己的血管里流淌、沉淀、淤堵

从抱怨到谢谢,我的“36万遍感恩”实验手记

转折点来得毫无征兆。某个加完班的深夜,又一次被失眠折磨得头痛欲裂,我顺手抓起桌上一本落满灰的空白笔记本,想列个“今日罪状清单”泄愤。笔尖在纸上戳了好几个点,脑子里却一片空白。翻到笔记本扉页,不知何时抄下的一句话,像根针一样刺了我一下:“抱怨是贫穷的口头禅。”

贫穷?那一刻,我感觉到的不是物质匮乏,是灵魂深处一种巨大的干涸和贫瘠。鬼使神差地,我没写抱怨,反而在纸页顶端,用尽力气写下两个笨拙的大字:“谢谢。”

写完自己都觉得可笑,谢什么?谢老板深夜的语音轰炸?谢邻居半夜的锅碗瓢盆交响乐?我盯着那两个字,像看一个天大的笑话。然后,在“谢谢”下面,我竟然又写了一个:“谢谢这盏灯还亮着。”

写完自己都笑了,带着点苦涩的荒谬感。那天晚上,我竟奇迹般地睡着了,虽然只有可怜的三四个小时。

第二天醒来,头没那么痛了。一种说不清的微小力量推着我,我翻开了笔记本新的一页。这次,不再是为了泄愤。我试着搜刮:

“谢谢昨晚的雨声,像催眠曲。”

“谢谢早餐摊的豆浆没放太多糖。”

“谢谢地铁上那个让座的学生。”……

起初异常艰难,如同在贫瘠的戈壁滩上掘井,每挖一下都费尽力气。那些“谢谢”生涩、别扭,像不合脚的鞋子,硌得慌。一天下来,只勉强凑出三五条,字写得歪歪扭扭,自己看着都觉得寒酸。有时写到一个“谢”字,笔尖悬在半空,脑子一片空白,心里那点残存的怨气还在角落里幽幽冒烟。这有用吗?我无数次想把这破本子扔进垃圾桶。

可不知怎么,竟就这么一天天写了下来。每天每天写,像完成一项笨拙的修行。从最初的“谢谢有热水洗澡”这种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满足,开始慢慢向下扎根,触及更深、更细小的东西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我困在便利店门口,雨水顺着屋檐哗哗流下,我忽然觉得这声音真好听,于是掏出手机备忘录记下:“谢谢这场雨,像免费的自然交响乐。”

超市排队时,一个中年男人急匆匆插到我前面,我刚要发作,却瞥见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包孕妇爱吃的酸梅。怒气瞬间泄了,反而记下:“谢谢那个给怀孕妻子买酸梅的男人。”

当目光从“凭什么是我”转向“幸好还有你”,心上的褶皱,竟被一种奇异的温柔悄悄熨平了

量变堆砌到某个节点,内心悄然质变。那个曾经易燃易爆的我,似乎被一层无形的膜包裹起来。老板又在群里发布令人窒息的新指令,我深吸一口气,手指在键盘上敲下“收到”,而不是过去在心里翻滚的脏话。甚至有一次,项目出了大纰漏,会议室里气氛降到冰点,我居然下意识地在本子上写下:“谢谢这个暴露问题的机会,幸好还有补救时间。”

写完自己都惊呆了,这真是我吗?那个恨不得把天都骂出窟窿的我?同事惊讶地看着我:“你……没事吧?”

我摇摇头,心里却异常平静。原来对世界温柔,最先松绑的竟是自己被怨气勒紧的喉咙

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,也许是写到第几万遍“谢谢”的时候,我猛然回头,发现那个沉甸甸、装满抱怨的旧行囊,不知何时已被我卸在了半路。阳光照在皮肤上,有了真实的暖意;路边野花自顾自开着,颜色竟也鲜活。一种久违的轻盈感,从脚底升腾起来。这不是刻意的乐观表演,而是淤塞的河道被疏通后,活水自然流淌的清明与通畅。

一年零一个月,365天,每天100遍——不多不少,36.5万遍“谢谢”。那个皱巴巴的笔记本,扉页上最初笨拙的“谢谢”早已模糊,内页则被五颜六色的荧光笔涂满,像一幅幅稚拙却生机勃勃的抽象画,记录着那些曾被愤怒遮蔽的微光。

朋友后来再跟我吐槽生活的不如意时,语气里多了点探究:“喂,你最近…好像骂人都少了?吃错药了?”

我笑了,没提那个本子,只说:“大概是…真的没力气骂了,真的没力气了。”

抱怨需要巨大的能量,那是一种持续自我消耗的内战。而说出“谢谢”,哪怕再微小,却如同在灵魂的荒原上投下一颗种子,它自己会生根,会发芽,会默默长成一片足以抵挡风沙的绿荫。

清晨醒来,窗外那株我无数次咒骂它挡光的月季,竟然在初秋的凉风里,又颤巍巍地绽开了一朵。粉色的花瓣边缘带着露水,被晨光映得几乎透明。那一刻,不需要任何笔记,一股暖流自动涌上喉头,轻轻说:谢谢你还在开。

抱怨是灵魂的枯井,感恩则是暗涌的泉眼。当我们执意清点世界的亏欠,生命便只剩回声;一旦开始记录微光,荒芜的心田自会生长绿意——原来所谓救赎,不过是将目光从深渊移向星辰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5493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