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伟瘫在我家沙发上,眼神空洞。他那家曾经风光的创业公司,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和几百万的债务。他不是来借钱的,只是喃喃问我:“你觉得人要是完全感受不到情绪该多好?我这胸口像压着块石头,喘不上气,太他妈难受了。”
他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,连愤怒都发不出来,只剩下一种沉重的、浸透骨髓的疲惫。那种被无形巨石压垮的窒息感,我太懂了。成年人的崩溃,往往就是这样无声无息,连眼泪都成了稀缺品。
这些年,我花了太多力气跟我的情绪较劲。压抑怒火,假装平静,强颜欢笑。愤怒被吞回去,委屈被咽下去,焦虑被藏起来。表面上风平浪静,身体却成了替罪羊:莫名的头痛、肠胃翻江倒海、整夜睡不着盯着天花板…直到医生告诉我,再这样下去,身体这台机器就快散架了。
情绪卡在身体里,迟早变成病痛找上门。
不是吓唬你,这感觉太真实了。
直到后来,我碰到了一位研究身心疗愈多年的老师。她没给我开药,只是淡淡问了句:“你试过让情绪自然流动吗?那些卡在你身体里的东西,像水一样,需要流出去。”
她提到了一个我从没听过的词,圣多纳情绪释放法(The Sedona Method)。
当时我心里直犯嘀咕:“圣多纳情绪释放法有用吗?这名字听着有点玄乎,又是什么新鲜鸡汤?”
老师看穿了我的怀疑,没多说,直接让我做了个小实验。
“闭上眼,”她说,“现在,回忆一件让你特别生气的事儿,不用太久远的,就这几天发生的就行。”
我立马想起早上开车被人强行加塞,差点蹭上。
“好,别抗拒这个生气的感觉。现在,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:我此刻能不能允许这股怒气完全被我感知到?心里回答能或者不能,都行,别评判。”
我小声嘟囔了个“能”。
“好,现在再问:我愿不愿意让这股怒气离开?同样,回答愿意或者不愿意都接受。”
最后一步:“那我什么时候放它走呢?”
神奇的事情发生了。就在我脑子里闪过“现在”这个答案的瞬间,像有根紧绷的弦“啪”地一声断了。胸口那股一直堵着的、硬邦邦的愤怒感,忽然松动了。它并没有完全消失,但那沉甸甸的重量感,确实轻了!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。
我睁开眼睛,看着老师,满脸写着震惊:“这就…完了?好像轻松了点?”
“对,核心就这么简单,”老师笑了,“不分析原因,不评判对错,不编故事。就是单纯地去觉察身体里的情绪能量,然后一层层问自己:我能允许它的存在吗?我愿意放它走吗?现在吗?像剥洋葱,一层层深入,让卡住的能量自然释放。它不是什么魔法,本质是教你学会‘不抓住’那些让你难受的东西。”
那一刻我才明白,原来情绪不是用来消灭的敌人,它们更像迷路的小孩,需要被看见、被允许,然后才能安静离开。
说实话,光听老师说,我心里还是打鼓。真有这么神?直到我亲眼看见了这个方法在我朋友身上展现的力量。
朋友陈姐,典型的家庭主妇,老公常年出差,孩子叛逆期,加上一个常年需要照顾的婆婆,生活像上紧了的发条。她告诉我,她每天活得像个火药桶,一点就炸,炸完又陷入无尽的自责深渊,每晚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合眼。
我麻溜地把圣多纳法教给她,很简单,就那三步问话。她半信半疑,但被折磨得实在没法子了:“死马当活马医吧!”
几天后,她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,劈头盖脸就是一句:“太吓人了!”
原来那天傍晚,她精心准备了一桌子菜等着叛逆期的女儿回家。结果女儿一个电话打回来,冷冰冰甩过一句:“不回来吃了,跟朋友在外面。”
电话直接挂断。搁以前,陈姐当场就能炸裂,血压飙升,摔盘子砸碗都是轻的。
但这次,她鬼使神差地想起了那三个问题。她没冲去女儿房间砸门(那是她第一念头),而是扶着厨房冰冷的台面,做了几次深呼吸。
“我现在能不能允许这股想把手机砸了的怒火存在?”
“能。”(她心里其实在怒吼:“太能了!”)
“我愿不愿意让这股怒火离开?”
“…愿意?”(这个“愿意”说得咬牙切齿,但毕竟说出口了。)
“什么时候?”
“…现在吧,赶紧的!”(几乎是带着哭腔喊出来的)
奇迹发生了。那股差点掀翻屋顶的怒火,真的像被戳破的气球,“嗤”地一下瘪了下去,虽然没完全消失,但那种火山即将爆发的毁灭性力量感,奇迹般地消退了!她没摔盘子,没骂人,只是默默地给自己盛了碗饭坐下慢慢吃。后来她跟我形容:“那种失控的、要毁灭一切的感觉没有了,心口那团火苗…好像自己变小了,熄灭了?太诡异了!”
就是这点微妙的变化,让她从爆炸边缘走了回来。现在她每天都会用这个方法几次,虽然偶尔还是会炸,但频率和威力都小多了,安眠药也扔了。
另一个例子更让我震撼。有个哥们儿李哲,小时候亲眼目睹过一场惨烈的车祸现场(细节就不描述了),那画面像刻在了脑子里,成了多年的噩梦源头,极度恐血恐车。尝试了很多方法效果不大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触了圣多纳释放法。
他没硬逼着自己去面对真实的车祸场景(那太残忍了),而是从每次噩梦惊醒后那种剧烈的惊恐感入手。
当熟悉的窒息感和冷汗再次袭来,他就在黑暗里,躺在床上做释放:
“我能允许这巨大的恐惧存在吗?”
(“能…” 身体还在发抖)
“我愿意让这恐惧离开吗?”
(“…愿意。” 声音微弱但坚定)
“什么时候?”
(“现在…让它走吧。”)
一次次的释放,像用一把小勺子,一勺一勺地挖走深埋的恐惧冰山。过程缓慢,没有“顿悟金光”,但半年后,他告诉我,那个纠缠他几十年的噩梦,出现的次数明显少了。更关键的是,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小的剐蹭现场,瞥了一眼地上的刹车痕和一点点油渍,搁以前他肯定腿软头晕立刻绕道走,那次他竟然只是心跳稍微快了点,站住了!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恐惧还在,但不再淹没他、控制他了。“它还在,但我不再是它的囚徒了。”这句话,他说得异常平静。
我自己也坚持了大约21天。早上通勤堵得水泄不通时,用一下;工作被老板无理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时,躲去茶水间快速释放几分钟;晚上睡前,把一天的焦虑“垃圾”倒一倒。变化是悄然发生的:以前动不动就翻腾的胃不闹脾气了;夜里惊醒的次数少了;最重要的是,心里那根时刻紧绷的弦,松了。生活还是那个生活,麻烦一点没少,但我应对麻烦的那个“容器”,好像变大了一点,更柔韧了一点。
圣多纳释放法当然不是万能仙丹,它不可能一键删除你所有的人生难题或深埋多年的创伤。它更像一个简单却极其趁手的工具,像一块随身携带的情绪橡皮擦!当你被愤怒烧得头脑发昏,当焦虑啃噬你的神经,当莫名的悲伤让你胸口发闷…
花几分钟,退后一步,问问自己那三个问题。它不解决外部事件本身,但它能微妙地、真实地改变你内在承载压力的状态。它像给你的情绪系统装了一个“泄压阀”,压力过大时,轻轻拧开一点点,就不至于爆缸。
生活这台破车从来不会因为哪个方法就停止颠簸。但圣多纳法给了我一个很实在的东西:在情绪的风暴即将掀翻内心的小船时,它不是盖住风暴,而是悄悄教我如何压舱,如何稳住自己的重心。
它让我看清,真正困住我的,往往不是外面发生了什么,而是我死死攥着那些痛苦感受不肯撒手。
学会放手,痛苦反而自己溜走了,这大概是情绪世界最神奇的悖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