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是跟自己较劲?3个被忽略的小习惯让你找回内在平静

最近有个来访者跟我说,她每天最怕的就是晚上关灯躺下的那几分钟。脑子里像开了弹幕,明天的工作汇报、今天说错的那句话、孩子的补习班费用、老公忘记收的衣服……越想越清醒,最后只能摸出手机刷到凌晨两三点。

这场景你熟悉吗?我们总说”要爱自己”,可现实是很多人连五分钟的安静都做不到。不是被外界声音淹没,就是被自己脑子的声音轰炸。那种明明很累却停不下来的感觉,就像穿着高跟鞋跑马拉松。

1. 身体比我们诚实得多

上周按摩师按到我肩膀时突然叹气,说我右侧斜方肌硬得像冻硬的年糕。我才意识到最近写方案时总不自觉地耸肩,右手握鼠标的力度能把塑料捏出指印。我们的大脑会骗自己”还能撑”,但身体永远在默默记账。

有个特别简单的自测方法,你现在就可以试试:把手机倒扣在桌上,认真感受脚底板和椅子接触的部位。是不是有一边屁股压得更实?肩膀是不是像被看不见的线往上拽?这些细微的紧绷每天都在偷走我们的能量。

2. 情绪是封寄错地址的信

朋友阿琳上个月崩溃大哭,起因是外卖员送错了餐。她说知道不该对打工人生气,但就是控制不住那股无名火。后来我们发现,那周正好是她父亲做手术的日子,她装得太镇定太懂事,情绪只能找个最安全的出口爆发。

我们太习惯给情绪贴标签了。”焦虑不好要克服””悲伤是软弱的表现”,却忘了情绪就像快递柜的取件码,粗暴撕掉标签只会让包裹堆到溢出来。下次心里发堵时,试着像对待打翻的牛奶那样说一句”啊,洒出来了”,往往比急着找抹布更管用。

总是跟自己较劲?3个被忽略的小习惯让你找回内在平静

3. 心灵需要空白笔记本

去年我开始实践”五分钟空白法”。每天随便找个时间,可能是等电梯时,或是刷牙后,刻意留出五分钟什么正事都不干。刚开始特别难受,总觉得该同时做点什么,后来渐渐发现,这种放空就像给手机清缓存,很多纠结的事会自己浮出答案。

有次我在咖啡店看见隔壁桌的女生,她面前摊着本子却一直望着窗外发呆。过了十几分钟,她突然低头写了几行字,合上本子时嘴角有个很轻的笑。那个瞬间我莫名感动,在这个恨不得把每分钟都变现的时代,敢浪费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奢侈品。

真正的合一不是刻意追求

我们总把”身心灵合一”想象成要打坐焚香的大事,其实它更像调整老式收音机的天线。有时候只是把翘着的二郎腿放下来,承认”今天确实有点难过”,或是允许自己发呆五分钟,那个沙沙的杂音就突然消失了。

昨天傍晚我蹲在小区花坛边看蚂蚁搬家,保安大叔好奇地凑过来。我们俩就着夕阳看了十来分钟,他忽然说:”这些小家伙比我们活得明白,该搬米就搬米,该休息就休息。”

起身时发现,困扰我半个月的耳鸣不知什么时候停了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iaoyushi.cn/5867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